跳到主要內容區
:::

電子報訂閱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電子報的發行旨在

一、刊載教育部、各縣市以及相關單位的推動海洋教育訊息,串接社會大眾對於在地現場的了解與互動。
二、蒐集與分享國內外海洋教育資訊、科普文章專欄與精選文學創作等,帶領民眾認識海洋。
三、希望藉由各期豐富的主題與素材,介紹各地特色與海洋科普新知,以達到傳播與推廣海洋教育之成效。

ISSN:2790-3931

海洋之星-吳雪綺國際教育協行教師–桃園市建國國中—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像一條魚LikeAFish》創辦人張景泓–夏天溺水意外頻傳,我們該如何安心戲水?
海生百科-陳勇輝博士–這是哪一種文蛤呢—新種的認定標準?
海洋科普-嚴融怡老師–關於水龍捲。
海洋文化-陳映伶秘書長–有聽聲、沒看影的宣傳。
海洋藝廊-蘇毓峻、劉以涵、莊翊筠、馬方渟《大海送來的生日禮物》。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2023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評選各直轄市、縣(市)111學年度推動海洋教育成果、2023年海洋職涯試探教學與發展巡迴教師培訓研習及「第二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徵選活動」得獎作品巡迴展示。

海洋之星-曾宇玄老師–新竹市光武國中—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曾勝鴻自營者–食魚教育—食當季 吃在地。
海生百科-周品翔教育推廣人員兼副組長、陳麗淑助理研究員–「垃圾魚?鱝魚?有什麼不一樣?」,被誤認為垃圾魚的溫和大魚—波口鱟頭鱝。
海洋科普-嚴融怡老師–關於建功嶼和摩西分海。
海洋文化-陳品彣研究助理–潛入歷史:臺灣水下考古隊的海洋尋跡。
海洋藝廊-張善琇《悠游海洋牽罟趣》。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2023海洋職涯學生體驗營─藉由實作體驗活動,帶領學生探索多元的海洋職業及112年藍階/進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圓滿落幕。

 

特別邀稿-洪鈴雅助理研究員–地球的海,我們的海。
海洋之星-吳怡慧秘書–「樂海尖兵」基隆市安樂高中國中部—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黃宗舜理事長、郭兆偉秘書長–海水要繼續湛藍—海洋教育還能給些什麼呢?
海生百科-陳勇輝博士–海中神奇的小兔仔。
海洋科普-嚴融怡老師–方格海的秘密。
海洋文化-施岑宜博士–來自山城的海洋之聲。
海洋藝廊-林禹彤、林芷妤、劉衍岑、陳品恩《黃金島傳奇》。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海洋科普繪本創作推廣座談會、海洋素養放眼國際 ROV前往福井小濱市、第三屆海洋詩創作徵選活動、教育部海洋教育推手獎公告及辦法與海洋教育創新教學優質團隊選拔。

海洋之星-鄭喬嶺主任–「藏仔寮的烏金風華」高雄市蚵寮國小—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廖君珮海洋社會科學家–「海洋垃圾離我們很遠,但卻也很近」淺談漁業研究海廢觀察。
海生百科-周品翔教育推廣人員兼副組長、陳麗淑助理研究員–倒立水母十八變—世代交替。
海洋科普-簡士傑研究助理–用科普展覽與民眾談話—「蘭陽's 貝秀」(Special Shell @ Lanyang)在蘭陽博物館策展歷程分享(下)。
海洋文化-林鉞桌遊設計師–碳排議題融入桌遊。
海洋藝廊-林豐清《鯨鯊藍藍》與鄭天立《變裝秀》。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112年度研商全國推動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會議、綠階/初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成為一個背山面海真正的人:參與「蘇帆初訪高山森林基地」活動、教育部海洋教育推手獎公告及辦法、海洋教育創新教學優質團隊選拔與第二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獲獎作品巡迴展示推廣。

 

海洋之星-劉文正主任–宜蘭縣育英國小—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曾勝鴻自營者–談品味食魚。
海生百科-陳勇輝博士–鐵甲護身的珊瑚礁鋼鐵魚—箱魨。
海洋科普-簡士傑研究助理–用科普展覽與民眾談話—「蘭陽´s貝秀」(Special Shell @ Lanyang)在蘭陽博物館策展歷程分享(上)。
海洋文化-吳尚澤負責人–網路新媒體(youtube)與食魚文化。
海洋藝廊-陳羿璋《回憶》與田若妤、林泓志、游家俊《沒關係小姐》。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111年海洋教育「永續海洋」與「氣候變遷議題」教師工作坊成果紀錄及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新春賀圖—黃一峯老師「月尾兔頭魨」。

 

海洋之星-陳秋蟬教師、周彥辛教師、張雅萍教師、葉庭羽教師、楊鎧仰教師–金門縣金湖國小—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曾勝鴻自營者–商業貿易與海洋生態的擺盪。
海生百科-周品翔教育推廣人員兼副組長、陳麗淑助理研究員–令人愛恨糾纏的海中花蝴蝶—獅子魚。
海洋科普-黃家俊研究助理–礦山的天然淨水器—黃金瀑布與陰陽海
海洋文化-徐嘉晨老師–當步行鯨漫步人間。
海洋藝廊-鄭融禧《姆 海底龍宮》與鄭安妮《尋鯨》。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臺灣海洋教育中心與日本福井縣若狹高中簽合作備忘錄、2022年海洋教育推手獎頒獎典禮、2022海洋職涯試探教學發展巡迴到校服務及111年海洋教育創新教學優質團隊選拔。

 

海洋之星-陳馨怡組長、 溫偉柔組長–新竹縣竹北國中—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曾慈慧副教授–藍色處方(三):海洋療癒場域及活動之介紹。
海生百科-陳勇輝助理研究員–大洋猛虎—虎鯨。
海洋科普-潘昌志老師–是誰住在海底的熱泉旁?你知道那裡還可以「種植礦物」嗎?
海洋文化-海島日常/哎呀呀–用漫畫紀錄大海的故事—海島日常。
海洋藝廊-顏子玞《金山磺港蹦火節》與黃品馨《濕地的心聲》。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藍階/進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2022年海洋職涯試探教學與發展巡迴教師培訓研習與2022海洋專業人才培育論壇。

 

海洋之星-吳偉競主任、譚凱聰助理–海子之鄉—臺東縣立長濱國中—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曾慈慧副教授–藍色處方(二):藍色接觸的生心理實證效益。
海生百科-李政霖老師–海洋使者—臺灣的洄游鰕虎 下篇 繽紛的鰕虎家族。
海洋科普-劉少倫教授–海藻藍碳潛力知多少?
海洋文化-姚開陽博士生–船舶下水時的擲瓶禮。
海洋藝廊-陳柔臻《涅普頓與你》。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綠階/初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2022海洋職涯學生體驗營 走進藍海,體驗海洋、探索職涯與第二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獲獎作品巡迴推廣。

 

特別邀稿-何昕家副教授–SDG14,不只是SDG14:看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SDG14海洋生態與其他目標的連結。
海洋之星-鍾芷芬校長、林柏瑩組長–臺北市龍門國中—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曾慈慧副教授–藍色處方(一):海洋的療癒能力。
海生百科-李政霖老師–臺灣的洄游鰕虎 上篇 洄游在臺灣。
海洋科普-林敬勛碩士生、廖德裕教授–看不到,找得到—環境DNA。
海洋文化-簡士傑研究助理–宜蘭的美「貝」知道—有關「蘭陽’s貝秀」(Special Shell@Lanyang)特展。
海洋藝廊-高華妤《面海,背海》。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111年教育部國教署海洋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與諮詢委員共識會議、「第二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徵選活動。

海洋之星-許繼哲老師–基隆市建德國中—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陳人平執行長–海湧小學堂—不只海灘撿廢,還要生活減廢。
海生百科-游崇瑋研究員–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
海洋科普-潘昌志副總編輯–哪裡來的浮石?
海洋文化-陳依寧技術研發–港邊的進水祝旗―大漁旗 漁船完工的祝福。
海洋藝廊-吳安綺《光影》。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走出戶外親近海洋 海大整合地方資源、教育部2022年海洋教育推手獎公告及辦法。

海洋之星-葉萬全校長–澎湖縣合橫海洋實驗小學—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陳人平執行長–海湧小學堂—淨灘後海洋廢棄物的處理。
海生百科-鄭謙遜校長–澎湖燕鷗的多樣性。
海洋科普-劉家瑄名譽教授–甲烷冰。
海洋文化-曾勝鴻自營者–基隆崁仔頂糶手的文化由來與傳承。
海洋藝廊-許恩欣《仲夏海口音樂會》。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認識臺灣海洋文化 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路線、教育部2021年海洋教育推手獎與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新春賀圖—江勻楷設計師「谷津氏絲鰕虎」。

海洋之星-蔡清寬校長–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海洋教育創新課程與教學研發基地。
海洋與我-陳人平執行長–海湧小學堂—淨灘中的注意事項。
海生百科-陳勇輝助理研究員–八爪怪章魚哥傳奇。
海洋科普-莊閔傑技術部經理–波浪能。
海洋文化-唐采伶老師–海漂,實驗室?
海洋藝廊-康嘉宸《飛魚傳奇》與鄭宜汶《海洋記憶》。
臺灣海洋教育中心活動-藍階/進階海洋教育者培訓課程與110年度教育部「第二屆海洋詩創作」全國巡迴特展。

瀏覽人數:423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