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通訊》第二十期

本文件探究如何在戶外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核心理念是透過系統性的「鷹架」引導,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探究者,並在真實情境中應用所學。文件透過三個實踐案例,呈現了不同的鷹架模式:

1.社區探究三部曲:以臺南「無米樂社區」為例,課程分為「課前資料蒐整」、「實地踏查驗證」與「課後統整發表」三階段 。學生帶著預擬的問題走入社區,透過觀察、訪談與實作,驗證所學並完成深度探究報告 。

2.自主學習鷹架堆疊:花蓮富里國中的「東海岸時間旅人」課程,第一次由師生共備,建立探究所需的先備知識與技能鷹架 ;第二次則放手讓學生自行建構鷹架,自主規劃學習內容與風險評估,逐步將學習主導權交還給學生 。

3.跨域走讀輕旅行:花蓮吉安國中將課程從社區走讀擴展至學生自主規劃的兩天一夜跨縣市旅行 。第一次由老師引導,第二次則由學生隊長主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行程規劃、風險管理、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 。

總結而言,有效的戶外自主學習並非完全放任,而是需要教師透過結構化的課程設計,逐步建立學生的能力與信心。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