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An Overview of Tuna and its Sustainability in 2025

從消費鮪魚看永續漁業

  鮪魚是美國消費量大第三多的海鮮,僅次於蝦子與鮭魚。該網站從消費鮪魚切入永續漁業的議題,讀者可從中了解現今鮪魚的捕撈情況及面臨的挑戰,何謂「永續鮪魚」及消費者如何將永續的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永續」二字,非代表全面禁止,而是有條件下捕撈,對於海洋生物危害最小,符合捕撈區漁業協議規範,漁民得到公平合理報酬與待遇,善盡社會責任,也滿足人類對於魚類蛋白質攝取所需。

  消費者選購「永續鮪魚」,意味著購買到的鮪魚是從有健康體質的魚群中捕獲。在消費的過程中,也為海洋盡一份心力。依產品型態的不同,網站中提供幾個選擇建議:

  1. 罐頭或袋裝類產品: 看看標籤吧!魚種、捕魚方式、認證標章等重要資訊均標示於標籤中,加上消費者的知識背景,能有效了解各項資訊背後的涵義。以捕魚方式為例,竿釣的捕撈方式相較於其他延繩釣或是網釣的方式,因為產生兼補的情況較少,被視為更具環境永續的方式。若採此種捕魚方式,生產商通常會寫在包裝上,以證明產品值得更高的售價。因此,消費者也能在包裝上找到與永續相關的蛛絲馬跡。
  2. 鮮食產品: 取決於新鮮溫體或是冷凍,從鮪魚外觀上驗證其真實性。因為鮪魚肉在接觸氧氣後,會迅速氧化變成棕色。考量到運輸成本、保存技術及價格成本等因素,若能買到深紅色的鮪魚,較大的可能性是在本地捕撈,意味著符合當地社會責任及永續性等相關法規,縮短長途運輸,減少碳排放。

 

An Overview of Tuna and its Sustainability in 2025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