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合作訪談】踏上海洋國家的旅程:海洋職人訪談–海洋教育講師林勝吉

把大海交到你手中-專訪林勝吉老師

林勝吉洪鈴雅/採訪報導,照片/林勝吉提供

 

在前往教課的路上,林勝吉老師若不是扛著大包小包的模型標本,便是開車載著移動水族箱,深入偏鄉……讀放牛班長大的林勝吉,如今是最具特色的海洋教育講師之一,有著水產養殖的專業背景,阿吉老師開創出獨樹一格的教學風景。

【小魚養成大鯊,混水摸魚全憑真本事】

翻開林勝吉老師的學經歷,從基隆海事到海洋大學的水產養殖系畢業,彷彿是一路順遂,但是對他而言,卻是一連串陰錯陽差的際遇。「小時候在夜市玩撈金魚,回來之後大家都不養,我只好試試看,沒想到真的活了。」適逢基隆海事學校招生,不用評比學科又可以學習養生物,因此他便前往就讀,讓他從單純興趣逐漸朝向專業邁進。

基隆海事的實務課程為林勝吉打下重要的根基,然而高三要升學時,他對學科成績沒有信心,開始閉關苦讀,「我評估自己成績太爛了,不可能推甄上海大,沒想到原先優秀的同學失誤,我和第一名差了47幾分,和第三名只差3分,反而遞補上去,或許是天意吧。」他成為家族中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成員。

海洋大學畢業之後,他利用當兵期間考上水產養殖技師證照,後續的從業生涯中,接觸各種不同的海洋生物,「我養過最大的魚池是750噸水體,體長三米的護士鯊。」一路走來,小金魚養到大鯊魚,林勝吉有專業的知識但不迷信書中所寫,累積一身的真本事!

無論在台北海洋館或者是遠雄海洋公園工作,他很重視養殖現場條件和對生物反應的觀察。職場上的長官質問他:「每一池魚有大有小,要怎樣算密度?有很多不同種類,要怎樣算存活率?每一條魚能活多久,牠有沒有越活越好?」面對這些問題,林勝吉靈活應用所學逐一克服,他確信,水產養殖需要有扎實的實務經驗和學理應對,「否則算了一堆數據但生物還是死了,有什麼意義呢?」唯有將經驗、數據結和企業管理模式,才能建立起完善的生物管理制度。

【傳遞一片海洋,讓大海成為自己的代言人】

林勝吉的求學歷程和業界實務經驗,無形中培養他對海洋教學的想法。在當時,台灣為數甚少的海洋主題展館,主要推廣模式仍是以解說為主,他為了強調海洋生物的特性,會設計主題遊戲和實體觀察的方式,加深民眾的參與。這些互動的經驗,讓他深信,每個人只要能親眼看到海洋生物,自然就會激發好奇與興趣,教學才能產生效果。某次暑假,他被要求要到展場外進行教學,於是他嘗試設計能移動的水族箱,將養殖專業應用在教學上,同時也開始思考如何創造海洋教學的意義。

大海廣袤千里,卻無法走進深山;展館資源豐富卻無法走進人心。林勝吉看到台灣海洋教育遺落的一塊,2009年主動向立賢教育基金會,推薦自己規劃的海洋課程,利用上班之餘,開始獨力推動偏鄉小學的海洋教育活動。為了更深化自己的教學設計和內涵,2010年他加入中華民國生態保育協會的生態保育講師培訓,希望能在有趣的活動中,傳達更多的海洋保育觀念。他也開始蒐集許多海洋生物模型、教材教具,因為他相信,當人們跟這些實體互動時,牽引出的強烈的新奇感、觀察和提問,才能感受到大海是活生生的,讓海洋真正活入我們的心中。

2012年林勝吉因工作理念不同而離開大型水族館的工作,投入海洋教育推廣課程。2014年一場免疫的大病,讓他重新釐清自己的志業,決定朝著「把大海交到每個人手中,讓海洋為自己代言」的教學方式前進。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片海洋】

提到投入特教教學的機緣,林勝吉說在水族館工作時期,曾經目睹一位嚴重身障的小女孩,碰觸海豚進行互動,她的母親竟然在一旁落淚,女孩的媽媽說,她從未曾看過孩子臉上出現如此特別的笑容。這一幕在他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林勝吉意識到海洋教育裡「有一群被排除在外的人」。時至今日,海洋動物圈養議題受到重視,然而特教需求的孩子,擁有足夠的海洋教育機會嗎?

幾年前,啟明學校想要了解生物多樣性議題,讓林勝吉首度嘗試為特教生設計教案。他分析一般的人造道具,結構過於簡化,無法傳達複雜的生物概念,真的生物教具反而易於呈現,「學生除了視覺看不見之外,他們的思考和感官都與一般人相同,觸感特別敏銳,只要教具能連結物種獨特性和觸覺差異,就能學習到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林勝吉最後挑選鯊魚和文蛤為教學主題。首先,他請視障生先觸摸一比一的實體模型,了解物種的整體外觀型態,接著再觸摸不同鯊魚牙齒和鯊魚皮的細部,由於每一種鯊魚的牙齒和鱗片構造不同,便可以連結物種的鑑定特徵,學習到鯊魚的多樣性。另外,也讓他們觸摸同一種類、同樣尺寸大小的文蛤貝殼,進行配對遊戲,學生們利用觸覺感受貝殼環紋和鉸齒間距不同,必須同一顆才能密合,藉以理解個體差異,進而學到基因多樣的抽象概念。

他觀察到,這群學生擁有的「恩典之手」超乎想像的敏銳,透過觸覺學習的效果,甚至比一般人更快。林勝吉相信,若可以針對特殊學習族群需求設計教案,他們仍然可以獲得很棒的海洋學習體驗。

後來,其他特教班課程也向他預約,學習者視力正常,但是有嚴重身障或學習障礙,因此他利用繪本、動畫、說故事的方法,讓學生們對這些生物有初步認識,來提高學習興趣,同時自製實體翻模的標本,讓這些生物學名詞對應真正的生物,透過教學設計的互動,打破與身體或空間上對海洋的隔閡,一步步了解海洋的奧秘。

身為海洋教育第一線的推廣者,幾年前他早已明白,地域可能限制接觸海洋的機會,而今他更了解,學習者的個別差異,也會讓這些孩子成為失落的海洋之子。或許特殊教育,是朝向協助他們未來能自理生活、自力更生,海洋教育體驗並非首要,相對的,一般專案補助的活動,以人數和場次為考核標準,就算活動承辦者有心投入,也會受限於經費、人力等現實條件,而無法提供教學,成為理想難以跨越的鴻溝。

【海洋教育者之心】

林勝吉說,「每個人應該都可以接受到海洋教育,不應該有人被排除」,目前他能做的就是蒐集不同且多樣海洋的教具,以針對不同學習特質的人,進行課程應用。另外他正在設計,提供學校有能力短期養殖的行動海洋水族館,來延續偏鄉課程的影響力,讓學生可以持續觀察生物一兩週,他再將行動水族館的生物接回來照顧,重複利用。這個夢想,除了考量經費、自己能提供的設備之外,學校的照顧能力與實際的教學成效,都要評估後才會實際推動。

雖然林勝吉能進行生物展示教學,但在生物照顧福利的考量下,並非所有物種都適合,「活體生物必須結合足夠的養殖經驗,並且以偏鄉和特殊學生為優先,才考量使用」。目前他所課程中的海洋生物模型或標本,都是自己去漁市的雜魚堆中揀選、製作,其他活體儘量確認以人工繁殖來源,才使用在教學上。曾在展場養殖池工作的他,對此顯得相當謹慎。

林勝吉過往的學習歷程,讓他更知道如何連結,不同學習需求者與海洋的關係,對於想投入偏鄉或特殊教育的海洋講師,他認為教學概念上沒有什麼不同,一般性原則就是課程中要提供充足的情境條件,讓學生易於融入學習;教學目標要和連結生活,才知道學習的用途,另外就是根據學習者的特質轉換適當的教材教具。

「最棒的海洋教育當然還是把大家帶到海邊,但如果無法做到,我們就盡力將海洋帶入每個人生活中。」林勝吉一本初衷,結合專業和教育,深耕每一處遺落的地方。

010203

圖說/教室變身小小展示場

04

圖說/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激發好奇心

05

圖說/漁市場的雜魚是製作教具的藏寶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