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ad zone"of the Gulf of Mexico
墨西哥灣死亡區
海洋專家Nancy Rabalais,主講墨西哥灣死亡區的形成及對人類的影響。正常情況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浮游動物或浮游植物,以達成平衡且健全的生物鏈。然而,水中的磷和氮含量增加,會刺激浮游植物的生長,突然暴增的浮游植物讓其上層的消費者供過於求,過量的部分沉入海底,遭到細菌分解,而細菌在分解的過程中大量消耗氧氣,造成水中含氧量低,無法供海洋生物生存,生物鏈中的消費者數量銳減,更無法消化這些浮游植物,導致情況陷入死循環。
密西西比河貫穿整個美國,流域多經過農田,匯集流入墨西哥灣。主要產物為黃豆及小麥,耕種的過程中使用大量肥料,內含的磷及氮經過土壤進入河川湖泊中,形成墨西哥灣死亡區(dead zone)。演講中講述,相較五十年前,當時有林地、牧地、草地等多元的地形地貌,現今為求經濟價值,改成密集種植的農業,並使用大量肥料,導致河川中的氮磷含量是往年的二到三倍,加重優養化,形成藍綠有毒的水色,也造成周邊居民飲用水問題。
演講者作為這方面的專家,以自身的專業,向國會提出意見,分析現況利弊,提供相關參考數據,爭取政府對環境議題的重視。透過政治面、社會面及法案推動的配合,環境議題才能真正受到重視及推行。
瀏覽數:
分享

